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14:54:52  浏览:99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电力部


电力工业部关于颁发《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1998年3月19日,电力工业部


为加强我国电力行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落实电力部粉尘治理暨尘肺防治工作会议精神,部组织编写了《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管理规定》,经过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会议讨论,做了大量的修改,现审定通过,正式颁发实施。原水电部、能源部颁发的〔1988〕水电劳字19号、安保综〔1989〕28号、安保综〔1992〕59号文同时废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电力行业劳动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检测监督及评价工作,将其纳入生产管理轨道,进一步改善劳动环境,保护电力职工劳动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规定,结合电力行业生产劳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工作遵循“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管理原则,实行三级管理。
第三条 劳动环境检测监督机构是我国电力行业劳动安全卫生监察体系的组成部分。劳动环境检测监督评定结果是本企业双文明建设和创一流企业的条件之一。
第四条 劳动环境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场所及周围空间的安全卫生状态和条件。检测监督工作主要包括参加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验收相关工作,对劳动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劳动条件分级工作等。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电力企业。

第二章 检测监督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机构分总站、中心站和监测站三级设置。
电力劳动环境检测监督总站是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和评价的业务负责单位,负责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网的技术管理、技术仲裁、技术资料汇总及技术培训。
各电力集团公司、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水电工程局、安能公司等应健全电力劳动环境检测监督中心站,负责所辖范围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网的技术管理、质量保证、信息资料汇总及技术培训。
电厂、修造等基层企业应健全电力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站。中心站和监测站的仪器设备及用房的配备参照附录A、B执行。
第七条 总站职责:
1.负责起草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网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2.负责对中心站的技术指导、考核与评比。
3.在取得国家主管部门考核认可及授权的条件下,承担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参加劳动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监测、评价工作。
4.负责对电力劳动环境检测监督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发证。
5.负责劳动条件分级评价工作。
6.负责对中心站与受检单位的争议进行技术仲裁。
7.负责汇集各中心站的年报表,建立全国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资料档案,进行综合分析并定期提出工作报告;组织国内外劳动环境监测专业技术情报和信息交流以及有关的研究工作。
第八条 中心站职责:
1.负责对电力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站的技术指导、技术协作、考核与评比;负责对所辖范围劳动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
2.负责起草所辖范围检测监督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3.负责对所辖单位劳动环境质量的检测与治理效果的评价,负责所辖范围劳动条件分级工作。
4.负责对所辖范围职业性伤害事件的检测并参与调查;在取得国家主管部门考核认可及授权的条件下,可承担所辖范围电力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参加所辖范围电力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竣工验收的检测评价工作。
5.汇总所辖单位劳动环境检测监督报表及分析资料,定期向总站和分管部门报告,并建立资料档案。
6.对劳动环境检测不合格的单位有权下达劳动环境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第九条 监测站职责:
1.建立健全检测监督站各项规章制度。
2.完成本单位劳动环境监测、突发职业性伤害事件的监测与调查及劳动条件分级测试任务,保证监测质量和技术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3.对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进行不定期抽检,并及时报告。
4.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定期送检工作,保证监测数据可靠准确。
5.整理分析各项检测结果定期上报,建立本单位检测监督数据档案。
6.积极开展劳动卫生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第十条 各级检测监督站站长必须熟悉、掌握检测监督技术和管理方法。检测监督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第十一条 检测监督人员对检测监督数据资料有如实上报的责任,对劳动环境污染状况和导致污染的行为有检查、制止、督促改进及向上级有关部门直接反映情况的权利。

第三章 监测方法
第十二条 各级检测监督站依据国家(部)颁布的标准、规范、方法开展检测监督工作。
第十三条 监测类别
1.定期定点测定。
2.抽查性测定。
3.职业性伤害事故测定。
4.劳动条件分级测定。
第十四条 监测类别、项目、周期及布点、采样、分析方法按《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

第四章 评价与报告办法
第十五条 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结果采用量化指标评价,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C。
第十六条 检测监督数据资料要建立档案。
第十七条 监督站和中心站应及时向企业分管部门报告本企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治理的建设性意见。
第十八条 各单位电力劳动环境检测监督站应每季度末向中心站报告监测结果,中心站应于次年的2月底前将各企业的检测监督情况按年度劳动环境监测结果报告要求汇总,上报总站及分管部门;全国电力行业劳动环境检测结果由总站汇总分析后上报。
第十九条 总站对各中心站检测监督结果报表的质量用覆盖率、错项率、漏项率为指标进行评价,并定期通报。报表质量评价计算方法见附录D。
第二十条 中心站对监测站报送的检测监督结果,可按20~25%的比例组织抽检、复核;总站对中心站报送的检测监督结果,可按10~15%的比例组织抽检、复核。抽检、复核的结果作为对检测监督机构的工作质量考核内容之一。

第五章 经 费
第二十一条 总站和中心站工作经费由主管部门提供及通过有偿服务解决。有偿服务收费比照企业所在地财政部门颁发的标准。
第二十二条 监测站所需经费,每年按计划列入生产成本。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级监测站工作人员以及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从事调查采样、分析、管理的工作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电力部综合管理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八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附表A
监测仪器设备配置表
--------------------------------------------------------------------
| |厂劳动环境|局劳动环境检|
| 仪器设备名称 | | |
| |检测监督站|测监督中心站|
|--------------------------------------|----------|------------|
|防爆粉尘采样器(台) | 2 | 4 |
|--------------------------------------|----------|------------|
|个体粉尘采样器(台) | 3 | 5 |
|--------------------------------------|----------|------------|
|便携式粉尘测定仪(台) | 1 | 2 |
|--------------------------------------|----------|------------|
|便携式呼吸性粉尘测定仪(台) | 1 | 2 |
|--------------------------------------|----------|------------|
|气体采样器(台) | 2 | 4 |
|--------------------------------------|----------|------------|
|个体气体采样器(台) | 2 | 5 |
|--------------------------------------|----------|------------|
|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智能型(套) | 1 | 2 |
|--------------------------------------|----------|------------|
|便携式气体测定仪(台) | 1 | 2 |
|--------------------------------------|----------|------------|
|精密声级计(台) | 1 | 2~4 |
|--------------------------------------|----------|------------|
|声级校准器(台) | 1 | 2 |
|--------------------------------------|----------|------------|
|振动测量仪(台) | 1 | 2 |
|--------------------------------------|----------|------------|
|作业环境毒物分级检测箱(件) | 1 | 2 |
|--------------------------------------|----------|------------|
|直读式一氧化碳测定仪(台) | 1 | 2 |
|--------------------------------------|----------|------------|
|直读式二氧化碳测定仪(台) | 1 | 2 |
|--------------------------------------|----------|------------|
|肺通气量仪(台) | 4 | 10 |
|--------------------------------------|----------|------------|
|通风温湿计(只) | 2 | 4 |
|--------------------------------------|----------|------------|
|便携式直读黑球温度测定仪(台) | 1 | 4 |
|--------------------------------------|----------|------------|
|热辐射计(台) | 2 | 4 |
|--------------------------------------|----------|------------|
|电子热球微风仪(台) | 2 | 4 |
|--------------------------------------|----------|------------|
|精密空盒气压表(个) | 1 | 2 |
|--------------------------------------|----------|------------|
|高频电场测量仪 | | 1 |
--------------------------------------------------------------------
续表
--------------------------------------------------------------------
| |厂劳动环境|局劳动环境检|
| 仪器设备名称 | | |
| |检测监督站|测监督中心站|
|--------------------------------------|----------|------------|
|微波漏能仪(台) | | 1 |
|--------------------------------------|----------|------------|
|携带式环境x--γ照射量率仪 | | 1 |
|--------------------------------------|----------|------------|
|电磁射线测定仪 | | 1 |
|--------------------------------------|----------|------------|
|PH计(台) | 1~2 | 2~4 |
|--------------------------------------|----------|------------|
|分析天平(1/10000)(台) | 1 | 2~4 |
|--------------------------------------|----------|------------|
|分析天平(1/100000)(台) | | 1~2 |
|--------------------------------------|----------|------------|
|生物显微镜(台) | 1 | 2 |
|--------------------------------------|----------|------------|
|测微尺(个) | 2 | 4 |
|--------------------------------------|----------|------------|
|油分测定仪 | 1 | 1~2 |
|--------------------------------------|----------|------------|
|电冰箱(台) | 1 | 2 |
|--------------------------------------|----------|------------|
|分光光度计(台) | 1 | 1 |
|--------------------------------------|----------|------------|
|紫外分光光度计(台) | 1 | 1 |
|--------------------------------------|----------|------------|
|荧光分光光度计(台) | | 1 |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台) | | 1 |
|--------------------------------------|----------|------------|
|气相色谱仪(台) | | 1 |
|--------------------------------------|----------|------------|
|高压液相色谱仪(台) | | 1 |
|--------------------------------------|----------|------------|
|计算机(台) | 1 | 2 |
|--------------------------------------|----------|------------|
|高温电阻炉(台) | 1 | 2 |
|--------------------------------------|----------|------------|
|电干燥箱(台) | 2 | 4 |
|--------------------------------------|----------|------------|
|恒温水浴箱(台) | 1 | 2 |
|--------------------------------------|----------|------------|
|劳动环境检测(辆) | | 1 |
--------------------------------------------------------------------
注: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增减有关仪器。
附表B
劳动环境检测监督中心站、检测监督站用房面积
--------------------------------------------------------
| | 厂劳动环境 | 局劳动环境 |
| 检测监督机构 | | |
| | 检测监督站 |检测监督中心站|
|--------------------|--------------|--------------|
|用房面积标准(M2)|100~200|200~500|
--------------------------------------------------------
附录C 劳动环境评价计算方法
1.统计指标:
应测点:即按国家(部)颁布的标准、规范确定的并报中心站认可的监测点。
实测点:在应测点范围内实际进行测定的点。
合格点:评价劳动环境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时,指在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中,实测点的样品浓度(强度)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强度)的点。分析职工实际接触水平时,以在规定期限内该点几次(个)样品浓度(强度)的算术平均值或几何平均值作计算评价依据。
2.有害因素作业环境监测结果评价基本指标:
实测点数
实测率=--------×100%
应测点数
实测率要求必须达到90%以上。
合格点数
合格率=--------×100%
实测点数
当实测率低于90%时,合格率失去评价意义。
测点实测浓度值
尘毒浓度测点超标倍数=------------------ --1
国家卫生标准浓度值
3.劳动条件危害程度级别评定指标:
Ⅰ级——轻度危害作业;
Ⅱ级——中度危害作业;
Ⅲ级——高度危害作业;
Ⅳ级——极度危害作业。
4.防护设施评价指标:
停用防护设施--采用防护设施
时浓度 时浓度
防护率=--------------------------×100%
停用防护设施时浓度
完好的防护设施数
完好率=----------------×100%
防护设施总数
正在使用的防护设施数
使用率=--------------------×100%
防护设施总数
附录D 报表质量评价计算方法
已报告企业单位数
覆盖率=----------------×100%
应报告企业单位数
报表中的错项数
错项率=--------------×100‰
报表中的总项数
报表中的漏项数
漏项率=--------------×100‰
报表中的总项数
覆盖率应达到100%,错项率和漏项率应分别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漳州市历史文化的街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漳政〔2003〕综13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03年10月13日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十月二十七日

漳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继承和弘扬地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历史街区内房屋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漳州市区内的唐宋古城、新华东路(岳口段)、新行街、浦头街和根据法定程序批准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不在上述区域内的漳州市区传统建筑和传统街巷均适用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 历史文化街区应当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第四条 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负责历史文化街区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维修整治工程的实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给予业务指导。
市、区两级政府和各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共同做好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 设立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资金,实行市、区两级定额财政拨款和社会筹集相结合的办法。市、区两级财政对办事处的管理经费应给予补贴,确保办事处的有效运作。
  第六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结合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店铺及老字号进行地方传统手工艺和戏剧、曲艺的创作、表演和展示,开辟私人收藏的博物馆(室)。为避免对历史文化街区产生环境污染和风貌破坏,规划、文化、办事处等部门应对传统商业贸易、手工艺和地方传统饮食的经营和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第七条 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严格恢复其结构、体量、形式、材料和色彩以及使用功能。
维修文物时,应依法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
  第八条 传统建筑的保护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不得随意毁坏。如遭各种原因的侵蚀和损坏,应及时申报维修。
  整治维修传统建筑前,需报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办事处批准。整治维修时不得随意改变其结构、体量、形式、材料和色彩以及使用功能。
  第九条 传统街巷的保护应坚持“保护风貌、改善设施”的原则,在保持其传统尺度和型制的前提下,改善其市政及公共设施。
  保护传统街巷的整体格局,严禁破坏街巷中传统的街巷走向和宽度、河湖桥梁和堤岸、名木古树和绿地水井等构成历史风貌的景观因素。
  传统街巷内的电缆、线路的敷设应采用地下管道暗埋的方式。
  第十条 非传统建筑的整治应坚持“统一规划、逐步改造”的原则,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非传统建筑分期分批,逐步进行改造和拆迁。
临街非传统建筑和传统院落(老宅子)内的非传统建筑,必须按保护规划进行改造或拆除,恢复传统建筑的型制及风貌。
  第十一条 违法建筑的整治应坚持“坚决取缔、自改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恢复历史原貌。
  第十二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不得擅自安装防盗网、雨蓬、空调器室外机等设施;户外广告、招牌、橱窗、灯箱和灯饰的样式、设置的位置和方式,以及店铺的增设或撤并,均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市的相关规定,并符合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要求。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新、扩、改建,修缮,装修,或迁移各种管线,勘探、挖掘等施工作业,必须依法申请,并须经办事处在相应权限内核准。
申请报批材料须有书面申请、产权证明、四邻同意协议书、相关部门意见、维修整治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法、改变使用性质的相关细节方案等。
  第十四条 办事处应对辖区内各项整治维修建设施工进行跟踪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管理历史街区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其事迹经办事处确认后,由市、区两级人民政府或办事处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六条  违反本暂行规定第七、八、九、十、十二、十三条及其它违法行为,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市容市貌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漳州市域内的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管理,参照本暂行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本暂行规定自二○○三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司法部关于加强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职能的通知

司法部


司法部关于加强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职能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法制司:
根据国办发〔1998〕9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司法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司法部负责“指导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促进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特作如下通知:
一、司法鉴定制度是当代司法制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是保证公正司法的基础性建设,也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司法鉴定工作已经倍受社会广泛关注。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提高认识,予以高度重视,并紧紧围
绕建立独立、科学、规范、高效、公正的国家司法鉴定新体制的总目标,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促进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良性、规范的发展。
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司法部“三定”方案精神及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实际,司法部负责管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包括:研究制定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有关的法规、规章、制度;管理与指导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审批登记工作;承办组建国家司法鉴定委员
会工作;负责与有关部门协商,组织各专业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考试、考核工作;负责全国司法鉴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颁证和培训工作;负责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履行司法部管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职能部门的职责。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外南大街10号
邮 编:100020
联系部门:司法部法规教育司
联系电话:010-65205804 65205862
传 真:010-65205825



1999年6月22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